2019 会议日程
如果您有兴趣在即将到来的CIFSQ2019发表您的真知灼见,我们向您表示欢迎和感谢。您可以请联系CIFSQ会议日程委员会主任Kenny Sun先生,并通过电子邮件提交您的演讲内容 kenny.sun@infoexws.com
全部 大会及主题演讲 风险驱动的管理:利用高级分析和技术实现对食品供应链的风险驱动监测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测技术——霉菌毒素分论坛 全球粮食可持续性论坛 食品化学分析的创新应用及未来趋势 食品安全沟通:集众智、汇众力 建立信任和降低风险的解决方案和技术 (上午专题) 食品安全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和地方/区域倡议 下一代全基因组测序 — 公共卫生保护的颠覆性技术 (上午专题) 管理新型健康食品安全和实现合规性的热门话题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测技术——食品过敏原分论坛 婴幼儿早期营养和配方奶粉安全的新趋势及新发展 新型微生物检测方案的进展 食品安全快速风险评估及早期预警系统 建立信任和降低风险的解决方案和技术 (下午专题) 抑制微生物耐药性的科学与政策最新进展 下一代全基因组测序 — 公共卫生保护的颠覆性技术 (下午专题)欢迎致辞
CIFSQ大会名誉主席;原国务院参事、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葛志荣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 陈君石
行业领导独立高级顾问; 达能集团前公司总经理; GFSI前任主席 Yves Rey
荷兰食品安全专家;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秘书; 国际食品保护协会会员 Leon Gorris
JBS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全球主管 Alfred Almanza
国际食品保护协会执行总监 戴维 萨普
主持人: 国际食品保护协会执行总监 戴维 萨普
题目待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 孙梅君
食品安全智能化新时代
美国食药局食物政策及回应副专员 Frank Yiannas
加强食品安全共治,保障贸易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一级巡视员 唐光江
科学与政策融合,确保食品安全
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副部长帮办 Mindy Brashears
德国食用动物的抗生素最小化方案
国联邦食品与农业部动物卫生和动物福利分司负责人,首席兽医官 Dietrich Rassow
茶歇
HACCP应用与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司,副司长 顾绍平
顺应新的官方监管条例对应欧洲监管制度的变化以及为官方管控引入的综合管理制度
欧盟委员会健康与食品安全总局, RASFF部门负责人 Jan Baele
主持人: 荷兰食品安全专家;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秘书; 国际食品保护协会会员 Leon Gorris
食品安全能力/能力建设:通过公私伙伴关系实现所需规模和能力
讨论成员: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主任 Abigail Stevenson
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食品安全和兽医事项首席顾问 Anne-Mette Olsen
澳大利亚农业和水资源部第一部长助理; 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进出口检验和认证系统主席 Fran Freeman
美国食药局食物政策及回应副专员 Frank Yiannas
嘉吉全球监管与科学事务副总裁 Joseph Scimeca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高级食品安全和质量官 (意大利) Markus Lipp
美国康尼格拉品牌公司副总裁兼首席食品安全及质量官 Steven Hermansky
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 (意大利) Tom Heilandt
中国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执行主任 严志农
联谊午餐
主持人: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 陈君石
圆桌讨论
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主持人: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一室主任,研究员 杨大进
对话嘉宾: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一室主任,研究员 杨大进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油质量安全研究所所长 王松雪
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分析化学中心主任; 中欧MyToolBox项目负责人,国际真菌毒素学会主席Rudolf Krska
Romer Labs亚太区总经理 廖咏薇
主持人: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 陈君石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赋予消费者权力:消费者沟通、社会媒体和各利益相关者扮演的角色
讨论成员: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所长 泰山 (Andreas Hensel)
欧洲食品安全局交流互动与合作部主管 Barbara Gallani
国际食品保护协会副主席; 艺康集团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部副总裁 Ruth Petran
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和检验局局长 Carmen Rottenberg
都柏林大学公共卫生和人口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副教授 Patrick Wall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钟凯
茶歇
主席&主持人:行业领导独立高级顾问; 达能集团前公司总经理; GFSI前任主席 Yves Rey
从食品安全到食品完整性,三聚氰胺事件十年之反思与变革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永宁
综合食品安全计划以确保食品安全
国际食品保护协会副主席; 艺康集团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部副总裁 Ruth Petran
推动食品安全的崭新技术
香港理工大学创新及科技发展总监; 食品安全联盟召集人 刘乐庭
实现食品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
主持人:行业领导独立高级顾问; 达能集团前公司总经理; GFSI前任主席 Yves Rey
通用磨坊全球食品安全与质量副总裁 Mark Fryling
质量保证与食品安全(QA)杂志编辑及作者 Lisa Jo Lupo
麦当劳中国供应链管理副总裁 张雁儿
Big Idea Ventures 亚洲区管理合伙人 Christian Cadeo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主任 Abigail Stevenson
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 Tom Heilandt
第一天会议结束
专题 A
麻省理工
风险驱动的管理:利用高级分析和技术实现对食品供应链的风险驱动监测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J. Spencer Standish (1945) 运营管理学教授 Retsef Levi
主办: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创新中心
专题介绍
基于风险的抽样的预测分析
麻省理工学院运筹学中心博士生 Nicholas Renegar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交付总监 马文鹏
批发市场的产品可追溯性:基于广泛实地调查的实证经验
浙江大学副教授 梁巧
基于食品抽检数据的风险评估方法
博士,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HACCP应用研究中心 罗季阳
茶歇
数据分析驱动、风险驱动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J. Spencer Standish (1945) 运营管理学教授 Retsef Levi
针对食品供应链中关键整合点的重点风险监管策略
研究员 麻省理工生物医学创新中心 陈璐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研究所所长 周昌艳
圆桌讨论
基于风险的食品供应链管理–政府,行业和学术界的观点
主持人: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J. Spencer Standish (1945) 运营管理学教授 Retsef Levi
参与讨论嘉宾: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采样处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博士 罗季阳
贵州省测试与分析研究院 朱平
贵州省测试与分析研究院,博士 李占彬
深圳标准技术研究院食品药品安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珠娜
多点Dmall副总裁 田浩
联谊午餐
专题 B
ROMER LABS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测技术——霉菌毒素分论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一室主任,研究员 杨大进
主办: Romer Labs
开幕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一室主任,研究员 杨大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毒素部分监测设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一室主任,研究员 杨大进
多毒素预警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粮油质量安全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博士 王松雪
农产品安全中霉菌毒素快检方法的评价
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樊霞
Romer Labs 2020年霉菌毒素检测技术发布
Romer Labs中国食品与饲料安全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博士 张大伟
乳品中微生物毒素及检测技术应用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研发总监,博士 喻东威
肉蛋奶产品源头的霉菌毒素防控策略
百奥明中国 技术经理,博士 王庆伟
专题交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一室主任,研究员 杨大进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粮油质量安全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博士 王松雪
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副主任,博士 樊霞
Romer Labs中国食品与饲料安全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博士 张大伟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 喻东威
百奥明中国 技术经理,博士 王庆伟
联谊午餐
专题 C
可持续发展
全球粮食可持续性论坛
行业领导独立高级顾问; 达能集团前公司总经理; GFSI前任主席 Yves Rey
塑造农业以造福农民、消费者和我们的星球
拜耳全球政策总监 叶大维
快餐食品包装的安全与可持续性
保世高(广州)贸易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高级质量与合规经理 朱红梅
可持持续展为企业把握机遇及缔造成功
永利澳门 | 永利皇宫环境、社会及管治总监 柯学明
问答
茶歇
水资源再利用的食品安全
百事公司食品安全高级经理 郭秒
美国的食品安全性,可持续性和消费者期望
质量保证与食品安全(QA)杂志编辑及作者 Lisa Jo Lupo
问答
联谊午餐
专题 D
测试和分析
食品化学分析的创新应用及未来趋势
AOAC国际理事; 雀巢食品安全研究院院长 鲍蕾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研究进展
青岛海关技术中心主任 梁成珠
食品中未知有害物的发掘与检测技术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 张峰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博士/研究员 许秀丽
氯化石蜡类物质的高通量分析与暴露特征研究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万祎
问答
茶歇
复杂食品基质中MOSH和MOAH的高效提取与LC-GC联用测定方法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 武彦文
食品安全指标酸价的特异性快检新技术
丰益全球研发中心主任 曹文明
国家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测现状及分析方法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邱静
多组学方法论对高价值食品的真实性分析
青岛海关高级工程师 张晓梅
联谊午餐
专题 E
沟通
食品安全沟通:集众智、汇众力
都柏林大学公共卫生和人口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副教授 Patrick Wall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 陈君石
开幕介绍
都柏林大学公共卫生和人口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副教授 Patrick Wall
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向大众传播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信息的力量
都柏林大学市场营销助理教授 Julie Shiro
内容新生,科技向善: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普传播与谣言破解
腾讯新闻腾讯较真平台负责人 王婧璐
全球食品安全的沟通挑战和解决方案: 中欧食品安全项目的经验
都柏林大学; 中欧食品安全项目博士研究生 卢婷
问答
茶歇
中国消费者保健食品认知与行为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钟凯
杭州市小学的食育
杭州食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吴敏
明厨亮灶和食安封签对消费者感知互联网餐饮食品安全风险的贡献
阿里本地生活食品安全总监 苗虹
数据库资源在食品安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与未来工作思考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周鹏
欧洲的消费者认知和交流方法: 食品安全领域的最近研究
欧洲食品安全局交流互动与合作部主管 Barbara Gallani
专题闭幕致辞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 陈君石
联谊午餐
专题 F
食品完整性与数字化管理
建立信任和降低风险的解决方案和技术 (上午专题)
劳氏质量认证食品项目总监 Vincent Doumeizel
食品工业4.0:对颠覆性技术的渴望
劳氏质量认证食品项目总监 Vincent Doumeizel
建立以解决方案为先的思维模式,利用科技提升食品行业发展
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高级总监 William Watts
构建决策支援工具以支持行业和监管机构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全球食品安全研究所创始人; 食品安全教授 Christopher Elliott
问答
茶歇
中国食品追溯体系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商品管理总监 穆伯通
麦咨达总经理 孔力
食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艾利丹尼森RFID智能标签市场发展经理 赵春野
食品和饮料生产商如何从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中获益?
赛默飞世尔科技 数字科学解决方案部门亚太地区市场沟通经理 任蕾
智能食品检验系统
迪拜市食品安全局食品检验科负责人 Sultan Ali Al Taher
联谊午餐
专题 G
能力建设
食品安全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和地方/区域倡议
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永宁
共同主持: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全球食品安全研究所创始人; 食品安全教授 Christopher Elliott
全球化世界里风险评估能力建设 – BfR的几项新举措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亚洲计划主任,中国事务主任 许文娜
食品完整性检测:如何兼顾分析创新性及其可靠性?
欧陆法国食品真实性能力中心负责人 Eric Jamin
食品安全能力建设 - 与监管机构合作,建立食品安全检查人员队伍
美国国家环境卫生协会创业区主任 Rance Baker
关于食品完整性管理的几个观点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全球研发总监 张广韬
问答
茶歇
稻米欺诈 - 全球关注的问题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全球食品安全研究所创始人; 食品安全教授 Christopher Elliott
安捷伦基金会"大米生物指纹图谱"项目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细分市场全球总监 Mary McBride
食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全球粮食安全研究所研究员 Terry Mcgrath
多元素分析结合机器学习应用于产地溯源:一项对中国地理认证大米的初步研究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科学家 续斐
解决水稻欺诈:印度的解决之道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研究助理 Maeve Shannon
加纳项目
加纳(西非)海岸角大学农业系高级讲师 Ernest Teye
越南项目
越南胡志明市工业大学食品技术副教授 Le Nguyen Doan Duy
国际反大米欺诈框架下的中国合作伙伴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研究员 吴頔
讨论交流
联谊午餐
专题 H
下一代全基因组测序
下一代全基因组测序 — 公共卫生保护的颠覆性技术 (上午专题)
荷兰食品安全专家;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秘书; 国际食品保护协会会员 Leon Gorris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部主任;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凤琴
利用WGS数据库来支撑风险评估,来源归属和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
法国国家食品、环境及劳动卫生署部门负责人 Moez Sanaa
精准食品安全 -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对公共卫生非常重要的细菌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都柏林大学公共健康、物理治疗与人口科学学院食品安全与人畜共患疾病教授 Séamus Fanning
下一代测序:宏基因扩增条码在食品工业届的应用
梅里埃营养科学欧洲科学事务总监 Christophe Dufour
问答
茶歇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瑞士雀巢公司食品安全微生物学家 John Donaghy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预测德国牲畜和食品中细菌的耐药性并评估其风险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德国抗菌素耐药性国家参比实验室副主任; 资深科学家 Jens Andre Hammerl
微生物组学解决微生物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案例研究
欧陆坊微生物首席科学官 Douglas Marshall
NGS / WGS的兴起: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高级食品安全和质量官 Markus Lipp
联谊午餐
专题 I
当前问题
管理新型健康食品安全和实现合规性的热门话题
嘉吉全球监管与科学事务副总裁 Joseph Scimeca
美国康尼格拉品牌公司国际及商品质量总监 Joseph Elrefaie
欧盟-食品行业准入机构-来自欧洲大都市柏林的现场报告
德国柏林健康与社会事务州立办公室部门负责人(LAGeSo) Karsten Giffey
设计未来:卓越的设备与设施卫生设计
美国商业食品安全学院总经理 Darin Zehr
全球红肉标准--由丹麦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的更新和展望
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食品安全和兽医事项首席顾问 Anne-Mette Olsen
欧盟新型食品法规
巴斯夫亚太区法规与外部事务部主管 Nicola Leinwetter
问答
茶歇
无纸化食品认证:食品法典委员会对数据的安全消化工作
荷兰农业、自然与食品质量部高级策略顾问 Erik Bosker
食品酶的安全评估
凯赫律师事务所科学家 柯庆东
过敏原标签和消费者保护
香港嘉吉有限公司北亚区法规事务总监 高岩
无需新动物实验的作为茶的成分的洋甘菊的风险评估
联合利华研发科学家 汤大为
为中国的新鲜浆果制定世界一流的食品安全计划
Driscoll’s 食品安全系统及研究部主任 Keith Refsnider
新零售时代食品安全及质量风险管控的一些思考
家乐福(中国)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苏宁家乐福CEO办公室品控部总监 任婧
会议结束
专题 J
ROMER LABS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测技术——食品过敏原分论坛
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永宁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教授 孙劲旅
主办: Romer Labs
开幕词
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永宁
食品过敏原中国法规——从自愿标示到强制标准
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永宁
工厂生产规范中的食品过敏原取样与检测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教授 孙劲旅
食品工业中的过敏原管理实用性规范
Romer Labs集团全球过敏原产品经理 Martin Rodrigo CANDIA
致敏原管理实践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首席科学家,博士 张广韬
有效的食品过敏原检测:工具与挑战
Romer Labs集团全球过敏原产品经理 Martin Rodrigo CANDIA
食品过敏原召回和亚洲出口企业的过敏原防控计划
Romer Labs亚太区总经理 廖咏薇
过敏原的判定方法与特征向量研究进展
广州医科大学 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教授; 广东省过敏反应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 陶爱林
专题交流
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永宁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教授 孙劲旅
Romer Labs集团全球过敏原产品经理 Martin Rodrigo CANDIA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首席科学家,博士 张广韬
Romer Labs亚太区总经理 廖咏薇
广州医科大学 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教授; 广东省过敏反应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 陶爱林
会议结束
专题 K
婴幼儿配方奶粉安全
婴幼儿早期营养和配方奶粉安全的新趋势及新发展
行业领导独立高级顾问; 达能集团前公司总经理; GFSI前任主席 Yves Rey
婴幼儿配方奶粉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
雅培营养北亚研究与开发总监 李翔
早期营养食品推动食品法典标准的发展并带来挑战
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 Tom Heilandt
中国婴儿配方奶粉法规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营养一室研究员 梁栋
茶歇
以数据为中心来评估食品供应链和制造过程
香港理工大学食品安全联盟项目经理 章焕
早期营养和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纳米颗粒和微塑料的测试
梅里埃营养科学企业科学总监 Samim Saner
统一的国际标准测试方法解决硝基呋喃酮的氨基脲问题
恒天然研发中心首席研究科学家(化学) Justin Bendall
母乳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乳铁蛋白和乳脂球膜
美赞臣婴幼儿营养品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医学事务总监 陈亮
会议结束
专题 L
测试和分析
新型微生物检测方案的进展
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执行主任 严志农
微生物检测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食品安全生态系统的挑战?
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执行主任 严志农
微生物指标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和意义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秀梅
微生物环境监控方案的建立及检测技术的应用
3M 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陆苏飚
茶歇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及其食物链的管理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部主任;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凤琴
利用微生物组、实时李斯特菌和数据,以提高食品安全
纽勤公司食品安全基因组学业务发展总监 Joseph Heinzelmann
WGS在诺如病毒和未知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靳淼
问答
会议结束
专题 M
快速预警
食品安全快速风险评估及早期预警系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 陈君石
荷兰食品安全专家;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秘书; 国际食品保护协会会员 Leon Gorris
欧盟食品及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的发展-挑战依然
欧盟委员会健康与食品安全总局, RASFF部门负责人 Jan Baele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实践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一室主任,研究员 杨大进
潜在新兴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分类和跟踪
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北京国际联络处主任 Ronnie Dunn
茶歇
风险分层和监控分析用于微生物食品安全的早期感知
新加坡食品局国家食品科学中心科学家 Andrew Oh
利用全球食品安全趋势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Agroknow公司技术总监 Giannis Stoitsis
食品安全大数据用于化学食品安全危害和食品欺诈预测
荷兰瓦赫宁根食品安全研究高级科学家 Hans Marvin
会议结束
专题 N
食品完整性与数字化管理
建立信任和降低风险的解决方案和技术 (下午专题)
香港理工大学创新及科技发展总监; 食品安全联盟召集人 刘乐庭
食品完整性和真实性:全球合作和信息共享的挑战和机遇
澳大利亚农业和水资源部第一部长助理; 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进出口检验和认证系统主席 Fran Freeman
食品补充成分供应链中食品欺诈脆弱性的因素
波兰居里夫人大学副教授 Aleksandra Kowalska
强化实时环境的供应链管理新工具:利用谷歌眼镜技术远程指导审计员工作
Euroservizi Impresa Sri公司总经理 Noemi Trombetti
茶歇
一类食品热加工污染物3-氯丙醇酯的形成机理研究
美国马里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教授 俞良莉
美国马里兰大学 高博彦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数据库应用
伊利集团创新中心副总经理 黄小平
超声波技术对橄榄油表征的评价
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博士在读 颜静
问答
会议结束
专题 O
微生物耐药性
抑制微生物耐药性的科学与政策最新进展
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永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评估一室副主任,研究员 白莉
欢迎辞
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永宁
加强对抗菌药耐药性的遏止刻不容缓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 陈君石
美国食药局针对AMR在科学和政策上的调整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进口食品安全副局长 Donald Prater
WHO 抗微生物耐药性应对战略技术顾问组 (STAG-AMR)中建议更新报告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 WHO 抗微生物耐药性应对战略技术顾问组(STAG-AMR)成员 吴永宁
茶歇
OIE抗菌药物抗性策略及动物抗菌药物的谨慎使用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亚洲及太平洋区域代表 釘田 博文
抗菌素耐药性 - 发现史; 耐药性的产生及其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都柏林大学公共健康、物理治疗与人口科学学院食品安全与人畜共患疾病教授 Séamus Fanning
源于德国食品和牲畜、携带可移动抗黏菌素基因的共生大肠埃希氏菌(E. coli)的分布、多样性及其影响
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德国抗菌素耐药性国家参比实验室副主任; 资深科学家 Jens Andre Hammerl
用“同一健康”理念研究广泛耐药大肠杆菌在动物和人的播散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 汪洋
会议结束
专题 P
下一代全基因组测序
下一代全基因组测序 — 公共卫生保护的颠覆性技术 (下午专题)
瑞士雀巢公司食品安全微生物学家 John Donaghy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二室主任、研究员 王君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探索食源性致病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和致病性机制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部主任;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凤琴
食源性B组链球菌感染是一种在东南亚普遍存在的未被定义的疾病,源于水产养殖的扩大
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兼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高级研究科学家 陈适伟
食品加工厂内的微生物基因组图谱
纽勤公司食品安全基因组学业务发展总监 Joseph Heinzelmann
茶歇
全基因组测序和机器学习用於人畜共患源中沙门氏菌来源的归因
乔治亚大学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食品安全中心副教授 邓翔宇
评估纳米孔测序技术用于沙门氏菌血清型预测的可行性研究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高级研发经理 葛崇涛
食源性病原菌全基因组及耐药基因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导 朱宝利
问答
会议结束